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家体改委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配套规章制定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2 18:21:29  浏览:987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体改委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配套规章制定工作的通知

国家体改委办公厅 等


国家体改委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配套规章制定工作的通知
1993年4月26日,国家体改委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办公厅

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通知》的要求,国务院经济综合部门正在根据统一部署,制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配套规章(以下简称配套规章)。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国务院各经济综合部门要抓紧制定《条例》的配套规章,国家体改委、国家经贸委在审核时,要与《条例》逐条对照,不可疏忽,避免造成中央部门的政策自己“打架”,协调不了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出面协调。为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抓紧做好配套规章的制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制定配套规章的范围。经国家体改委、国家经贸委、国务院法制局同有关部门充分协商,配套规章共有28个(见目录)。
二、配套规章的送审程序。各部门先按照分工将制定的配套规章(征求意见稿),以本部(委、局)办公厅的名义送国家体改委政策法规司、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各五份。国家体改委、国家经贸委协调、审核,提出意见后,在收到征求意见稿之日起十日内返回起草部门。有关部门修改后,由主管部长(主任、局长)阅签,送国家体改委、国家经贸委会签。
三、配套规章的送审时间。制定配套规章是贯彻落实《条例》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有关部门领导同志要高度重视,责成承办单位抓紧时间办理。要求有关部门于5月20日前将配套规章(征求意见稿)送国家体改委、国家经贸委,经协调、修改后,力争在6月中旬以前全部出台。
四、为做好协调、审核工作,建立每半个月一次的工作例会制度。由国家体改委、国家经贸委、国务院法制局召集有关部门通报工作情况、检查进度、协调解决问题,保证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协调、审核国务院经济综合部门制定的配套规章工作,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交给国家体改委、国家经贸委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把这项工作做好。

附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配套规章目录
┏━━┯━━━━━━━━━━━━━━┯━━━━━━━┯━━━━┯━━━━┓
┃序号│ 配套规章名称 │ 起草单位 │制定情况│ 备注 ┃
┠──┼──────────────┼───────┼────┼────┨
┃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实行产品 │ │ │ ┃
┃1 │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的规定 │ 经贸委 │ 已颁发 │ ┃
┠──┼──────────────┼───────┼────┼────┨
┃2 │企业财务通则 │ 财政部 │ 已颁发 │ ┃
┠──┼──────────────┼───────┼────┼────┨
┃3 │企业会计准则 │ 财政部 │ 已颁发 │ ┃
┠──┼──────────────┼───────┼────┼────┨
┃4 │国家指令性计划和国家订货 │ │ │ ┃
┃ │的实施办法 │ 国家计委 │ 已送审 │ ┃
┠──┼──────────────┼───────┼────┼────┨
┃5 │对政策性亏损企业的财政 │ │ │ ┃
┃ │补贴办法 │ 财政部 │ 未送审 │ ┃
┠──┼──────────────┼───────┼────┼────┨
┃6 │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资产 │ │ │ ┃
┃ │损失审批管理办法 │ 国有资产局 │ 已送审 │ ┃
┠──┼──────────────┼───────┼────┼────┨
┃7 │全民所有制企业出售重要建筑 │ │ │ ┃
┃ │物和成套关键设备的管理办法 │ 国有资产局 │ 已送审 │ ┃
┠──┼──────────────┼───────┼────┼────┨
┃8 │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资产保值 │ │ │ ┃
┃ │增值指标考核办法 │ 国有资产局 │ 已送审 │ ┃
┠──┼──────────────┼───────┼────┼────┨
┃9 │全民所有制企业资产抵押管理 │ │ │ ┃
┃ │办法 │ 国有资产局 │ 已送审 │ ┃
┠──┼──────────────┼───────┼────┼────┨
┃10│物价部门贯彻《条例》实施办法│ 物价局 │ 已送审 │ ┃
┠──┼──────────────┼───────┼────┼────┨
┃11│经营、事业性收费分工管理目录│ 物价局 │ 未送审 │ ┃
┠──┼──────────────┼───────┼────┼────┨
┃12│企业厂长(经理)奖惩办法 │经贸委、劳动部│ 未送审 │ ┃
┠──┼──────────────┼───────┼────┼────┨
┃13│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为安置富余│ │ │ ┃
┃ │工兴办的第三产业免征、减征所│ 税务局 │ 已会签 │ ┃
┃ │得税的规定 │ │ │ ┃
┠──┼──────────────┼───────┼────┼────┨
┃14│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留利进行│ │ │ ┃
┃ │投资退还所得税的暂行规定 │ 税务局 │ 已送审 │ ┃
┠──┼──────────────┼───────┼────┼────┨
┃15│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工资总额 │ │ │ ┃
┃ │理规定 │ 劳动部 │ 已送审 │ ┃
┠──┼──────────────┼───────┼────┼────┨
┃16│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工资总额 │ │ │ ┃
┃ │经济效益挂钩规定 │ 劳动部 │ 未送审 │ ┃
┠──┼──────────────┼───────┼────┼────┨
┃17│中国公民境外就业劳动管理规定│ 劳动部 │ 未送审 │ ┃
┠──┼──────────────┼───────┼────┼────┨
┃18│企业招聘职工规定 │ 劳动部 │ 未送审 │ ┃
┠──┼──────────────┼───────┼────┼────┨
┃19│企业财产抵押贷款管理规定 │ 人民银行 │ 未送审 │ ┃
┠──┼──────────────┼───────┼────┼────┨
┃20│停产整顿、被兼并、解散和破产│ │ │ ┃
┃ │企业贷款停、减、缓利息的处理│ 人民银行 │ 未送审 │ ┃
┃ │法 │ │ │ ┃
┠──┼──────────────┼───────┼────┼────┨
┃21│企业安置复员退伍军人办法 │ 民政部、总参 │ 未送审 │ ┃
┠──┼──────────────┼───────┼────┼────┨
┃22│全民所有制企业民兵预备役工作│总参动员部、财│ 已送审 │ ┃
┃ │规定 │ 政部等五部委 │ │ ┃
┠──┼──────────────┼───────┼────┼────┨
┃23│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派遣临│国务院外事办、│ │ ┃
┃ │出国(含赴港澳)人员和邀请外│国务院港澳办、│ │ ┃
┃ │国人员来华审批的实施办法 │体改委、经贸委│ │ ┃
┠──┼──────────────┼───────┼────┼────┨
┃24│关于贯彻《条例》审计实施办法│ 审计署 │ 已会签 │ ┃
┠──┼──────────────┼───────┼────┼────┨
┃25│企业对外提供劳务管理规定 │ 经贸部 │ 未送审 │ ┃
┠──┼──────────────┼───────┼────┼────┨
┃26│企业自营产品进出口管理规定 │经贸部、经贸委│ │ ┃
┠──┼──────────────┼───────┼────┼────┨
┃27│监察机关处理企业不服行政决定│ │ │ 改为行 ┃
┃ │申诉的办法 │ 监察部、经贸 │ 已送审 │ 政法规 ┃
┠──┼──────────────┼───────┼────┼────┨
┃28│关于改革专项审批制度的意见 │ 国家工商局 │ 未送审 │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依赖口供并不择手段获取口供,是侦讯活动中长期存在的不良现象。近些年来,随着冤错案件的不断曝光,许多人认识到“中国式错案”几乎都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刑讯逼供,因此,遏制刑讯逼供成为扭转侦查状况和改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考量。若干具有一定宣示作用和实际效能的制度——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等的出台,使刑讯逼供的旧习不再畅行无碍。虽然如此,司法改革中,口供依赖这一非法取证行为根本症结并没有得到触及,当刑讯不再如既往那样恣意放纵之时,在刑讯之外寻求其他有效的替代方案的尝试就会暗中展开。这些替代方案既有理性、合法的,也有不人道和非法的,司法人质成为刑讯替代的一种新手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催生和蔓延的一种新动向。 

  人质的“质”,就是作为保证的人或物。春秋时期颇多以人为质的事情,如《左传·隐公三年》记述:“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这里提到的“狐”与“忽”都是人质,那时派往别国(或别处)去做抵押的人多为王子或世子,这些人质也被称为“质子”。类似做法,不仅在古代,而且在现代也还没有完全绝灭,即使政治上的人质现象已经十分罕见。犯罪领域也存在人质的情况,如绑架勒索是一种变相的人质现象,犯罪者先将作为目标的人绑架作为人质,再向人质的亲属或者所属机构等索要赎金,以此达到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有时候,以人为质要达到的是金钱以外的目的,如对人质的亲属进行警告,形成威胁,从而令其屈从。 

  司法人质是类似的一种现象。“司法人质”一词既可以指称司法中以人为质的现象或行为,也可以指称作为这种现象或行为对象的人。前者是指将被讯问人的亲属作为人质使用,胁迫被讯问人屈从并作出有罪供述以及提供配合的做法。司法中以人为质的现象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将人实际扣押作人质,让被审讯的人看到,甚至带到被审讯人的面前,让后者清楚地知道人质的真实存在。二是将被讯问人的亲属当作迫使被讯问人屈从的一种手段,描述被讯问者不服从则其亲属可能遭遇的不幸或者困扰,以此对被讯问人造成心理、精神上的强大压力,迫使其作出有罪供述。 

  无论哪一种情况,司法中以人为质来迫取口供的现象都是一种法律所禁止的“胁迫”行为。胁迫就是在精神上施加压力,往往体现为以一定的不利相威胁。胁迫的目的在于摧垮被审问者的意志,使其乖乖就范,提供审问者需要的口供并提供侦查人员期望的配合。这种做法有时可以收到比刑讯更快捷的奇效,而且由于通常不需要物理性的动粗,也就不会留下伤痕,甚至可以得到被审讯者配合隐瞒。 

  司法人质现象是一种“人性化”的司法现象,这里的“人性化”需要以引号括之,因为这是与司法所倡导的人性化反其道而行之的恶劣做法,是利用人性软肋来达到侦讯目的,其实质当然是反人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阿基里斯之踵,而且往往不止一个。对于自己亲人命运和处境的牵挂和关心,往往是一个人的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许多人可以自己忍受皮肉之苦和精神折磨,却无法接受亲人遭受危险或者困窘,侦讯人员往往洞穿了被讯问者的这一软肋,以其亲人为“人质”相威胁,如对被审讯的人说“你要是不讲,我们就到你孩子的学校找你的儿子,对他进行调查,让他的老师、同学都知道他的爸爸是个罪犯”,或者“你要是不说,就在你妈妈过生日那天上门进行调查,你想想老太太会是什么心情”,甚至“你要是不合作,就把你亲属也抓进来”,诸如此类,往往能够换来被讯问者低头认罪。即使被讯问者是无辜的,一想到自己的亲人可能遭受羞辱甚至也被捉将进来,他们也常常选择与侦讯人员合作,因此司法人质现象与刑讯一样埋伏着使无辜者违心承认自己没有犯过的罪的很大风险。 

  司法中以被审问者的亲人为人质的做法并不是近年来的新发明,事实上,当年苏联大清洗中的侦讯人员就深谙此道,他们的这类做法早就腥秽四溢,臭名昭著。前苏联大清洗中的公开审判,被告人争先恐后认罪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这种司法人质的做法。罗伊·梅德韦杰夫在《让历史来审判》一书中揭露了司法人质的极端例子可谓触目惊心:“据P.Γ.阿里汗诺娃证实,著名的党务工作者H.汉苏瓦罗夫接受侦查期间曾连续10天站在水中。斯·柯秀尔的妻子告诉阿里汗诺娃说,刽子手没能用刑讯使她的丈夫屈服,就把他们16岁的女儿带到侦讯室,当着父亲的面强奸了她。此后柯秀尔在所有的‘供词’上都签了字,而他的女儿被放出监狱后,卧轨自杀了。” 

  禁止司法人质的做法,目的之一是防止无辜者违心承认自己没有犯过的罪并导致错判。这种做法不但可能使无辜者自诬,也可能使有罪的人吐实,使他一五一十讲出实情。那么,如果被讯问者确实犯了罪,这种司法人质的做法是否就具有了可接受性?考量这个问题的思路与考量刑讯正当性的思路完全一样———对于一个有罪的人进行刑讯是否具有可接受性,答案自然也有相通之处:禁止刑讯逼供或者以人为质,不仅取决于这种做法有可能获得虚假的自白,而且其本身具有的那种反人道、反人性的性质也使它无法取得法律上的正当性,侦讯中以司法人质的做法来迫取口供与司法文明程序的提升背道而驰,也违背现行刑事诉讼法所明令禁止“威胁”取证的规定。 

  近年来,以威胁方式取供的方式引人关注,比如谢亚龙案件,被告人声称自己的儿子被侦查人员用来威胁,迫使其认罪。这样的威胁是否真实存在姑且不论,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高度密闭性的侦讯中究竟发生过什么和可能会发生什么,人们不得不表达关切。尤其是,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和公诉部门应当提高警惕。在今后的诉讼监督活动中,非法取证行为将是侦查监督的工作重点之一,这也是侦查监督的难点。检察院的侦查监督部门和公诉部门都应当密切注意司法人质现象以及蔓延的可能性,及时加以纠正,对于以司法人质相威胁取得的口供,应当加以排除,不允许作为起诉的依据和定案的根据。无须赘述,只有加强监督意识,才可能使司法人质现象有所收敛乃至消失,刑事司法人权的进步才不至于成为一场“空城计”。 


  (作者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
中国证监会



第一条 为规范拟发行或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真实反映公司的获利能力,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指标计算的合理性和可比性,特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 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等公开披露信息中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应按本规则进行计算或披露。
第三条 公司编制以上报告时,应以如下利润表附表形式,分别列示按全面摊薄法和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
--------------------------------------
| | 净资产收益率 | 每股收益 |
| 报告期利润 |---------|---------|
| |全面摊薄|加权平均|全面摊薄|加权平均|
|----------------|----|----|----|----|
|主 营 业 务 利 润| | | | |
|----------------|----|----|----|----|
|营 业 利 润| | | | |
|----------------|----|----|----|----|
|净 利 润| | | | |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 | | |
--------------------------------------
第四条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利润÷期末净资产
全面摊薄每股收益=报告期利润÷期末股份总数
第五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计算公式如下:

ROE=----------------------
E0+NP÷2+Ei×Mi÷M0-Ej×Mj÷M0
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NP为报告期净利润;E0为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第六条 加权平均每股收益(EPS)的计算公式如下:

EPS=--------------------
S0+S1+Si×Mi÷M0-Sj×Mj÷M0
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S0为期初股份总数;S1为报告期因公积金转增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增加股份数;Si为报告期因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增加股份数;Sj为报告期因回购或缩股等减少股份数;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增加股份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
煞菹乱辉路萜鹬帘ǜ嫫谄谀┑脑路菔?
第七条 公司在编制比较财务数据时,上期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应按此规则进行计算。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等公开披露文件正文应包括这些指标的计算过程,摘要可省略计算过程。
第八条 公司公开列示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指标均应引自经审计或审核(若规定需要)的财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检查这些指标计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九条 本规则由中国证监会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1年1月19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